文/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思媛
4月,考生和家长都格外关心一个考试招生项目——强基计划。根据往年的招生工作节奏,近期强基计划招生高校将陆续公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今天,带着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谈谈强基计划招生。
强基计划也叫“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自2020年起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学、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随着强基计划的实施,逐渐围绕基础学科拓展出众多交叉学科及关键领域的应用型专业。
在上海招生的强基计划高校有哪些?
目前共有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近年来在上海投放过强基计划的高校有24所;2024年在上海招生的高校有22所。2025年最终会有多少所强基计划高校在沪招生,尚待各校公布分省计划情况。
哪些考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主要包括两类学生:第一类是综合素质优秀,主要体现在高考成绩上,大多数高校的基本要求是考生高考成绩在特控线上,但也有部分高校提出更高要求;第二类是基础学科拔尖,在学科竞赛中有突出表现的,资格条件一般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赛全国决赛中获得规定奖项,近年来也有高校提出单科成绩优秀可“破格”入围或放大入围比例的。
强基计划的招生录取模式是怎样的?
强基计划仅可填报1所高校,对应以上两种类型采取不同的招录模式。
第一类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强基计划招生计划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高考和高校考核后,各校最终以高考成绩的85%和校测成绩的15%折算后择优录取。
也有越来越多的强基高校采取“复交南”模式开展招生。“复交南”模式的主要区别是校测调整至高考出分前。目前,共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十所高校采用“复交南”模式,根据初试成绩划定复试入围分数线。这一模式意味着只要报考了这些高校的强基计划,即可参加校测。不排除今年会有其他高校也加入“复交南”模式的队列。
强基计划既是招生改革的试点,更是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在强基考生的培养方面投入力度非常大。各校普遍采用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除此之外,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希望有意向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全面分析强基高校在沪招生情况,在尊重兴趣的基础上选准目标,把握成才道路上更多的机会。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