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0时48分报道,中国有句老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尽管很多人仍然没有走出“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但到了年终岁尾,总要把心中的忧虑放一放,对明天露出一个笑脸儿。那些为了找工作四处奔波的人们即将过去的一年收获了什么?新的一年又有哪些期望?
王欣欣是北京某著名高校国际关系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按说名校研究生应该不愁找工作,但是王欣欣说,现在硕士、博士太多了,用人单位非常挑剔。往年师兄师姐的就业面很宽,银行、媒体都能进的去,到了自己这儿,发出去的简历人家连看都不看。
王欣欣:今年很多用人单位会区分他的职位要什么样的人,他会把专业很清楚的标注出来,如果他的职位要得是企业管理,如果你是学中文、历史的,他根本不会看你的档案的。我希望这些企业对大学应该重新有一个定义,他们认为学企业管理的人才能管好公司,学中文的人就管不好公司。在我看来,大学为学生打造的是未来的人生框架,而不仅仅是职业框架。
上海的陈先生找了半年工作,最大的痛苦就是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几轮的笔试、面试,最后用人单位给出的工资实在低于心理预期,只得无奈地放弃。
陈先生:一千出头一点点,和自个儿生活水平搭不上界,好多企业挑挑拣拣,大多数都不要你,我面试好多家,碰钉子的多,一般都是大企业要不到,小企业工资太少。期望找到好工作吧,但是说实话比较难。
有人说,生活就象盒子里的巧克力糖,谁也猜不到下一颗会尝到怎样的滋味。郑州大学的王小强就是这样乐观的人,虽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碰壁,但是他仍然坚信,只要不断充实自己,综合素质提高了,工作总会有的。
王小强:好多行业都有了一个重新的定位,我们本身也应该重一个新的角度、新的思路去看待这些形势,用心去发现一些就业机会,然后把自己大学生的姿态放低,从基层做起,先就业再择业。希望明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潘秋红是河南省磨窝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她每天在村里从事信息处理和远程教育等工作,还兼任学校教师,生活忙碌而充实,说起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师弟师妹,她建议大家不要一窝蜂去挤公务员,把就业的思路放宽一点,同时,也希望政府多给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当村官。(记者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