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福建工程学院:百年老校的漂亮转身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08-01-11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刘美桢

占据办学制高点

  走进福建工程学院仓山校区,便可见路边和山坡都成了课堂,到处是支着三角架进行测量实验的建筑系学生。阳光、花草、蓝天、鸟鸣,伴着同学们愉悦的神情,在这所以工为主的高等院校里,你无论走到哪儿,都能感受到实践教学的魅力。

  该学院是省属高等本科院校,2002年初经教育部批准,由原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原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两校同宗同源,前身为我省举办工科教育最早的学校、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6年清末著名的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被《福州通志》称为“福州有学校之始”的“苍霞精舍”。

  在福建省高校学生中,工科学生比例仅占30%,工科人才紧缺现象在全省各地很普遍,而海峡西岸的经济发展,更需要大量具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投身其中。正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形势,工程学院成立之始,便结合学校实际,把“为海西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确定为学校的办学定位,从而迅速站在了办学制高点上。从第一志愿报考率的迅速走高,到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名列全省高校前茅;从校园里大学生们愉快学习的笑脸,到毕业生走向社会时的自信,都是最有力的佐证。

  “学校培养我们的目的,是要到一线去解决问题的。所以,上手快,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团队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正在做测量实验的小陈同学如是说。

  培养中的3个“1/3”

  建筑规划专业2003级的许多同学都对去年暑期的“三下乡”活动记忆犹新。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年年遭受水患的建宁县依家乡、客坊乡,为其免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经过深入农家地头的大量调查,大学生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得到了当地群众认可看好。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更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中心话题。福建工程学院为实现“面向一线,服务基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把学生大学学习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和设计,提出了3个“三分之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即:选修课时、实践环节课时、课外活动学时均不低于三分之一。构建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以及与理论课程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把工程思想和创新意识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土木工程专业的林旑婕和其他同学一样,每一天、每一次、每一项的实习,都要认真总结回顾,并写成实习日记,这最初只是学校严格要求的考核内容,而到毕业时,却已经渐渐内化成这个专业学生的严谨学风和工作态度。林旖婕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今天是我们到建筑工地进行工艺生产实习的第一天……我被分配到钢筋组。今天的实习让我感悟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那些建筑工人和在他们的手中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大厦,比如一个建筑工程师所肩负的对社会、对历史的责任……”

  就业指导贯穿始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刘国荣,还没毕业就已“名花有主”了。在去年11月份的招聘会上,他被厦门台资企业玛司特电子有限公司看中并签约。在工程学院,像刘国荣一样未出校门就已签约的学生目前已有10%,强势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工程学院毕业生共同的招牌。

  据悉,福建省2008年毕业生预计在18万左右,但就业岗位远远赶不上毕业生每年约20%的增长率。据省相关部门评估,截至2006年,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85%,大大高于全省83.6%的平均水平。工程学院认为,应当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跳出单纯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局限,把职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帮助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学生能“水到渠成”式地面对市场。

  工程学院党委认为,作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培养的不是掌握“一技之长”的匠人,而是能够适应社会实践工作需求,动手能力强,在短暂培训或不需培训就能迅速上岗,并且能迅速掌握核心技能,具备满足产品生产、管理及推广应用等要求所具备的“核心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样才能实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双丰收。

  如今,在省内先进水平的电子电气实验中心、省模具基地、三坐标测量机等实验室和设备面前,在全省从一建到九建、从东南汽车到永安轴承等上百个大型建筑和机电企业中,到处都有工程学院学生们边学习、边实践、边创造的身影。他们是今天的大学生、实习者,更是明天的建设者、创业者。

标签:名校风采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