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始,新加入清华大学的教师、博士后以及所有科研人员都要签署一份学术诚信承诺书。虽然承诺书只有132个字,但它却是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几十位委员参与修改,并经主任办公会反复讨论通过的。从2005年以来,清华大学已经根据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对多起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处理。2008年,校学术委员会收到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仅一件。
“这说明学校近几年在科研和学术道德方面的风气有明显的改善。”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说,“指导、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道德和学风的教育,以及对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件进行调查评议,是校学术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今年我们又对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有关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通过修订完善,使之更加规范。”
据了解,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从2005年开始按照工作职责和范围,先后成立了教学、科研、学术水平与学风、学术交流和规划5个工作组,并制定了全新的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康克军说:“原有的章程只有半页纸内容,对学术委员会的组成、职责的规定不够明确,新章程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要求,制定了4章20条,现在我们可以从制度层面确保学术委员会作用的发挥。”
依据章程,教学组在过去4年中组织了多项涉及院、系、专业的增设、撤销和更名议案的审议;科研组负责校内基金项目的评审、优秀学者和团队的推荐以及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的咨询和评议,有些院系承担的“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计划经过科研组多次评审才得以通过;学术交流组则策划组织了学校最高水平的学术论坛——“清华论坛”,至今已举办23讲,成为校内各类学术活动的“旗舰”。
2008年9月,生物系提出了成立生命科学学院的申请,校学术委员会经过审议认为,应该支持学校将生命科学作为重点发展学科,但生物系未能解释清楚该学科与医学的关系,而且在如何处理规模与质量关系的问题上也研究得不够。因此,生物系的申请没有得到学术委员会的批准。
今年6月,生物系再次提出申请,着重就生命科学与医学之间的关系、生命学科的发展方式,以及在全球和美国、中国的发展与分布状况等进行了说明,与会学术委员就相关问题提问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通过了生物系的申请。
而工业工程系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该系申请增设“物流管理”专业,校学术委员会经过审议提出,增设这一专业,与学校近年来强调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不相符,不同意增设。同时,考虑到工业工程学科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物流管理专业在国内有巨大需求,并且国外也有将工业工程系改为工业工程与物流系等诸多因素,学术委员会建议将已有的工业工程专业改为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
像这样在教学与院、系、专业设置方面的审议,2008年清华学术委员会就受理了8件。在审议中,校学术委员会发现把“系”变“学院”的倾向比较严重,就向学校提出建议,从系变为学院一定要有实质性的改变,而不仅仅是改名字、翻牌子,请学校做好顶层设计,明确“院”、“系”的定义,理顺院、系等实体学术机构的关系。
“57名校学术委员全是正教授,其中有12位两院院士,尽管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但他们依然积极参与学术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为学校决策和学术审议评议提供了重要意见和建议。”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姜培学告诉记者,“主要还是因为有了机制的保证,使选出的校学术委员都是学术水平高、有思想、肯负责的知名教授和专家。”
清华的校学术委员是由各院系教授民主推选产生的,每30名教授推选一名校学术委员候选人,任期与学校行政领导班子任期同步。同时,校学术委员也是院系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康克军说:“这表明学术委员会是教授参与治学的代表,同时也奠定了教授发挥治学作用的民主基础。”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学术委员会对学校的发展极为重要,希望学术委员们都能成为‘战略科学家’,只有把包括学术委员在内的多方意见集中起来,认真讨论,学校才能够作出科学的决策。”